新乡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山教育港股上市,河南教育机构集齐港股
TUhjnbcbe - 2023/4/29 19:19:00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张恒

7月15日,大山教育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大山教育)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至此,加上之前港股上市的宇华教育、春来教育,河南省教育培训机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不同的是,宇华教育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于一体,现有从幼儿园到大学共29所学校;春来教育致力于普通高等教育;而大山教育的教学范围是以中小学英语、语文、数学三大主力学科为主,开展全科课外辅导业务。

三年前从新三板摘牌,如今登陆港股

大山教育成立于年,前身是大山外国语学校。目前专注于中小学课后教育领域,旗下拥有大山外语、御夫子大语文和小数点数学等品牌。公司主要在郑州从事中小学课后辅导服务。

大山教育曾在年末挂牌新三板,并于年7月主动申请摘牌。当时公司董秘马文浩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新三板并不适合公司发展”。大山教育的创始人张红军曾表示,对于资本市场,大山教育一度抱有热望。上市以后引进和使用人才都更方便,不上市反而会造成人才流失。

三年后,大山教育迈向了更广阔的资本舞台。

今年1月,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发行2亿股,集资规模2.5亿-3.5亿港元。募集所得资金拟用于以下用途:约60.0%将用于扩展业务及自营教学中心网络;约30.0%用于扩大集团于中国的地理据点及营运规模;约10.0%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7月15日上市当天,大山教育开盘价为1.18港元,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最低股价较发行价下跌17.6%;收盘时下跌10.4%,以收盘价计算,大山教育市值约为9亿港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年报读人数计算,大山教育是河南最大的中小学课后教学服务提供商;按照年的收益计算,公司是河南第二大中小学课后教育服务提供商,在河南所有该类服务商中占市场份额约2.5%。

大山教育有80家自营教学中心,其中79家位于郑州,一家位于新乡。此外,大山教育除郑州外的地区有12名特许经营人。毫无疑问,郑州业务是大山教育主要营收来源,年大山教育自郑州业务的学费收入产生的收益约人民币3.74亿元,占全年收入的97.4%。

值得一提的是,大山教育顺利登陆港股后,成为该市场继卓越教育、思考乐教育后,第三家主营线下的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教培公司。

利润有所下滑,线上业务有待提升

大山教育近几年业绩可谓亮眼。营收方面,大山教育年、年、年营收分别为2.17亿元、2.9亿元、3.84亿元。

据招股书显示,年大山教育实现营收2.89亿元,同比上涨33.3%;净利润.6万元,同比上涨44.7%。截至年9月30日前9个月,公司实现收入2.77亿元,同比上涨33.9%。

但河南商报注意到,大山教育年前4个月营收仅有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9亿元下降43.2%。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出现下滑。招股书显示,年前9个月税前利润为.8万元,降至三年以来最低。年同期,这个数据为.6万元。

今年1月份递交的招股书解释称,此前年前三季度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加速上升,教学员工成本由年前9个月的万元,增长至年前9个月的万元。此外,折旧由年前9个月的万元,增长至年前9个月的万元。销售成本也在快速增长,成本端众多因素的综合推动,使得公司年前9个月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年,疫情使得很多教培机构生存艰难,甚至导致有些老牌培训机构关门闭店。在此背景下,教培企业开始探索OMO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教育发展迅猛的今天,大山教育以线下为主的模式将带来一定的转型压力。

根据招股书数据,大山教育主要营收来源是来自线下业务,年线上业务营收占比仅为0.1%。与之相对的是,公司教育中心的线下教辅培训班收入,从年的2.08亿元增至年的2.75亿元,同比增长31.87%;而在年前三季度,线下教辅班收入已达到2.59亿元,已达到年全年业绩的94.2%。

大山教育已经布局了线上教育,但从收入方面来看,年仅实现收入10.6万元,年前三季度共有36.6万元收入。在疫情大背景下,线下“一只腿”走路带来的挑战已经显示出来,大山教育年前4个月营收仅有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9亿元下降43.2%。

重新迈入资本市场,对大山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资的利好下,大山教育或许能抓住机遇,扳回一局。

河南集齐上市教育机构“三剑客”,表现如何

河南是教育大省,涌现出很多教育机构。从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宇华教育,到年紧跟其后的春来教育,再到年的大山教育,河南共有三家教育机构赴港上市。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山教育港股上市,河南教育机构集齐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