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深入实施乡贤助乡兴“十大行动”,积极提倡乡贤返乡,助力发展。
乡村应该是什么样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贤回归,也源于家乡的感召。经过“旅村融合”模式重新打造后的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犹如一幅水墨艺术画卷缓缓展开,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与乡愁记忆的人文之美融合交织,散发出不同于城市的别样魅力。
“梅桂同春”诗书画砚展览
在外乡贤戴云江,是著名砚学者和制砚名家。两年前,他被家乡**部门的热情和真诚感动,回乡在瓯海区茶山街道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创建了宋式雅舍——研语茶山居。他邀请书法家陈胜武和画家吴才楼围炉喫茶,联袂创作,举办展览。庭院内外,梅花暗香袭人,桂花绽放枝头,诗、书、画、吟、砚、梅、桂、茶诸元素融汇成诗书画作品,三位温州人把生活过成了诗,成为当下温州文化人在生活中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茶山居也成为了温州的文化地标和建筑地标,成为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成为乡贤助乡兴的回归示范。
见过世间的五彩斑斓,也安于家乡山野的小桥流水,在山水秀丽的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由乡贤们创设的民宿、茶社、书吧……藏匿于青山绿水间,乐享一片悠然。
戴云江,年出生于温州。
陈胜武,年出生于瑞安仙岩(今属瓯海)。
吴才楼,年出生于温州瑞安市。
在戴云江、陈胜武、吴才楼“三贤”的带领下,作为一个新晋旅村,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在改造打磨中不断焕发出新活力,多种业态相继落户,在吸引许多游客的同时,也让很多年轻人找到新的就业方向,小村成为他们创业梦开始的地方。如“MAKINO”咖啡馆,纳里餐厅等,这种开放式的空间,充满自由气息的网红小店在小村随处可见,一开业就迅速蹿红,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进驻的商户纷纷表示“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我们一走进来就觉得很舒服,当机立断要在这里开一家店。”小村进驻商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这里集聚创业,带来新的理念、创意和管理模式,也带动了小村的发展。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生活艺术的栖息地,更是一个汇聚年轻人群、丰富业态、有着充沛资源的平台。
瓯海区茶山街道山根音乐艺术小村
据悉,山根村坐拥大罗山、塘河、古民居等自然资源。在整村重新规划和改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村庄特征,特别是完整保留了代表侨村历史的西式风格建筑。在空间环境再造时,许多旧屋、旧物得到再利用。在这里,旧门窗被赋予新的创意,融入当下使用需求;钢质边角料变身村内指示牌,青石和瓦片拼构成路面和景观墙,既古朴又时尚。在业态布局上,小村另辟蹊径,以音乐艺术为定位,以“美食、美声、美宿、美物”为主导业态,融合度假休闲、手作体验、艺术展览等特色项目,打造多元化、深度化、主体化的旅游消费体验。小村招引迷途、安葵等一批网红民宿,引进lv酒吧、一捆藤花园餐厅、洞穴咖啡馆等休闲餐饮,以及lighthouse艺术陈设馆、艺术DIY小店等文创商户。自年12月起,小村围绕音乐艺术主题,以音乐沙龙、艺术设计展等形式,每月推出两期文化活动,一种充满艺术特色的休闲创意生活在这里成为现实。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创特色,众多艺术爱好者、游客接踵而来。在这里,无论是独特的建筑风格,或是一杯醇香咖啡,或是一场主题摄影展,亦或手划一艘乌篷船,都能让人回味许久。网红艺术村的名声渐渐响亮了。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近6万余人,“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近10万余人。
来源:瓯海区委统战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