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丽
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教学标兵、新乡市骨干教师、新乡市师德标兵、新乡市一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在保持试题“平正直”风格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试题信息量,优化作答书写量,力求体现人文关怀。试卷各知识模块占比为:必修一,35分(走近细胞第1题6分,细胞结构第29题10分,细胞代谢第2题6分、第30题10分,实验第4题3分);必修二,18分(遗传的基本规律第5题6分,生物育种和变异第32题9分,实验第4题3分);必修三,22分(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题6分、第31题10分,种群和群落第6题6分);选修,15分。与去年相比,必修一占比明显提高。
一、试题分析
1.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语言表述
如第1题考查病*的结构和增殖,第2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第3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激素调节的特点,第4题考查教材基本实验的选材,第5题考查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分析,第6题以土壤小动物为依托,考查了土壤小动物的调查方法、物种丰富度、分解者的作用和碳循环等基础知识。必修大题围绕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代谢、动物糖尿病模型建立与血糖调节、遗传基本规律展开,这些都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第29题以表格形式考查真核细胞的各种膜结构和功能,题目形式新颖,在第30、31、32、37、38题中设置了原因解释和步骤描述的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题目信息,联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梳理逻辑关系,找准关键词,组织语言进行答题,这类命题是生物学解题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
2.精心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如第1题,以新冠病*为背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3.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如第4题考查了教材基本实验的选材,第5题让学生对遗传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第31题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并分析实验研究的意义,这一题型开放性强,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4.遗传题出现较大变化
遗传题作为生物学科的压轴题,近几年多以遗传实验设计题的形式考查,今年只考查了基因重组的类型和生物育种,而没有出现大分值的实验设计描述题,所以难度偏低。
二、备考建议
1.回归基础,深挖教材
历年高考对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都十分重视,对于准高三学生而言,要回归教材,带着问题,深度重复,熟记课本概念以及区分重难点知识,并通过发散思维等方式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2.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3.重视实验,规范表述
加强考纲要求实验内容的识记及实验能力的迁移,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规范原因表述题的语言。
文字|苏丽丽
图片|一中
编辑|郭宗义
审核|刘伟赵冰魏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