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已成辉县市支柱产业
第二站,采访组来到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辉县市冀屯镇。这里,每天有吨“辉县牌”金针菇走向全国。省人大代表、冀屯镇*委书记赵化录扎根基层22年。22年来,他曾有多次被提拔、回城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像一个倔强的“工匠”,硬是将一个原本各方面都很一般的乡镇,“精雕细琢”成为全国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省百强乡镇、省“五好”乡镇*委、省生态文明镇、省文明村镇。年,该镇GDP达24.42亿元。在冀屯镇便民服务中心采访
香菇是该镇一大特色,已成为支柱产业。“冀屯是个特色农业大镇,近年来,我们主打食用菌名片,奋力打造‘中国第一菇’。”赵化录告诉记者,这个金针菇生产基地是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之一的星河生物投资11亿元打造的,可以实现日产金针菇吨,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采访脱贫户
冀屯镇宪录村村民郭贵江家里目前有3口人,他与老伴带着一个孙女。4年前,唯一的儿子出车祸去世,儿媳改嫁,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村支书苗海云说,“我经常往这跑,给老两口以生活的信心,我对老人说天塌下来有我们呢,你就把我当作亲女儿。赵书记也经常来走访慰问,关心老人生活存在的实际困难”。老人的孙女在上学期间,村里给孩子申请了补助,一个学期补贴元;毕业后,镇里牵线,给她安排在附近的发电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多元。老两口不愿意闲着,村里给他们安排了公益岗,负责门口街道卫生,一个月每个人元工资,该家庭已于年脱贫。“赵书记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赵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村民高五姐说,“我丈夫在工地上干活意外摔伤,成了高位截瘫,当时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却拿不出学费。但不让小孩上学,那真是一辈子的遗憾。”赵化录在得知情况后,通过帮扶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给了1万块钱学费。如今,俩孩子一个在读研究生、一个报名参了军。在采访中,记者切实感到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发挥参与带动作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领导代表既挂帅又出征,切实承担起组织落实各项*策措施的责任;专家学者代表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服务脱贫攻坚,破解发展难题;企业代表把脱贫攻坚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注重产业扶贫,为贫困村拓展就业和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基层一线代表紧密联系群众,及时反映群众呼声,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凸显了代表的主体地位,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助推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进程。(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记者高利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