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11日教育局宣布镇中合并到一中,16日赞皇一中南校区揭牌,18、19日中考之后,20日南校区“一中精神”座谈会及时召开。两校合并,是要长期合作共事、共同发展,不是挂牌就能解决的。此次会议,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应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中南校区副书记李彦良同志一直负责学校文化工作,愿意就学校文化跟大家深入探讨。他说,我还是学校领导班子最年长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退休、都会离开,但一中不能退休,不能离开。“将退之人,其言也善”,善就善在“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中南校区李书记首先不避“谁吃谁”的心理困惑,历数了一中、镇中离离合合、如影随形的发展历史,说明两个学校名称不同、分工不同、性质接近、规模化发展优势互补“大江东去”的历史必然性。
随后实施“再也不能这样过”心理破局:人浮于事,得过且过,恶性循环,职业倦怠等不能全怪老师们,有小环境和大环境深层次的根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教育的改革发展给了我们一个“达”的平台,能够改变孩子及其家族的命运,干点对更多的人有益的事。
强调我们都是文化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位为国家培养人才,让更多的孩子成才。历数五年来一中教育业绩蒸蒸日上,校风彻底改观,积累了雄厚的学校文化。坚信今年重点上线突破“双百”大关。目前合并,如虎添翼,规划级(届)“二三二三,重点翻番”。历数赞皇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杰地灵。判定历史不是“今日复今日”的重复,是由“追梦者”引领的。
最后,阐述了一中学校文化的积累历程和丰富内涵。学校不是建筑组合,甚至也不是口号标语,而是人,精神凝聚成灵*。教育不是笑话,教师不能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敢做文化巨人和教育家。家国情怀,就是个人事大也是小,学校事小也是大。牢记共同的名字“一中人”,打造一中命运共同体。坚持“为了明天更美好”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合力于心,竞立于世”的校训情怀,秉承“以文化人,学习强我”等六大兴学战略,遵循“绿色环境,书香学境,幸福心境”的校徽理念和“我的梦·一中梦·教育梦·中国梦”的时代精神,向着“追梦一中,内涵一中,品牌一中”和“立德一中,树人一中,奋进一中”的特色办学目标奋勇前进。
一中南校区一中书记兼校长于立芳同志始终坐在主席台,他首先如数家珍地通报了原镇中、新一中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亮出一中发展的“人力资源”,郑重提出原镇中已经成为历史、新一中正要出现在人民面前、我们究竟以什么样的姿态亮相的“天问”。希望大家转变思想,融为一家,用一种方式工作,以成绩论英雄。
其次,宣布了领导班子一线工作制度、老教师适当优待制度、考核数据说话制度。领导班子一线工作制度,亮明态度,率先垂范,一级带着一级干;老教师适当优待制度,树立尊师重教风气,引导老教师发挥正能量;考核数据说话制度,说明一中评优、评先、绩效、评聘职称等重要工作的基本习惯,引领一中时尚。
再次,重点对58名特岗教师提出向名师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注入新鲜血液、和学校一起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期望。他一往情深地述说了一中老中青三代名师的姓名和事迹,唱响“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价值导向。
最后,面向全体教师提出做人要大气、懂感恩、求上进,总要求一个字“干”,两个字“实干”,三个字“努力干”,四个字“真抓实干”,做一个无愧良心、全力为学生服务、凭业绩安身立命、退休后还让人挂在嘴边的好老师。
一中南校区会后,不少教师议论纷纷,认为:领导发言导向明确,有情有义,触动人心,对思想转化和学校融合一定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家也真实明白了原一中为什么能、新一中该怎么做、自己的惰性和出路在哪里,决心“干出一片天地,和一中一起追梦”。
赞皇一中与你同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