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武汉战疫的七个日夜走近河南第五批
TUhjnbcbe - 2025/4/27 21:32:00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419/m2vewwc.html

郑报全媒体特派记者王绍禹武汉报道

冬日武汉的天空时阴时晴,竟然还会在半夜响起惊雷阵阵。雨水敲打着玻璃,噼里啪啦。

“眼前看不清楚,只能通过水雾之间的缝隙才能看到点东西;手就像被橡皮筋捆着一样;头被一个‘紧箍咒’缠着疼。嘴里很苦,我能感觉到嘴角有分泌物,但我没办法去擦。”

仝麟龙,医院普外三科主治医师,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坐在驻地餐厅旁,向我回忆他第医院里的感受。

餐厅旁边是一扇对外的大门,有冷风吹过,武汉降温了,天气预报说还有雪。

这是仝麟龙在武汉的七个日夜,也是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名队员的七个日夜。

我想,不是我一个人,很多人会记着这刚过去又好像很遥远的一周。

第一天2月9日

上午9点半,仝麟龙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

“媳妇,今天中午咱们吃火锅吧?好长时间没吃了。”

和家人说了这句话之后,医院的通知:河南将组建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你作为团委副书记要随队出征,马上做好准备,下午两点半出发。

“接到出发命令的时候,我们俩连当面告别都没有。真的很遗憾,没能和自己的爱人当面好好告别。”仝麟龙在武汉上了3年高中,他的大学同学群里有名同学如今在武汉和湖北各地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

“我不能看着老师、同学在武汉、在湖北战斗,而我袖手旁观。希望等疫情过去,大家都平安归来的时候,能好好地拥抱她。”仝麟龙说。

还有很多人没有给家人说一声,就上了飞赴武汉的飞机。

“我没有给爸爸妈妈说来武汉,我在家里是最小的,怕他们担心。不过我爸也是党员,就算他知道了,也会支持我的。”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护士王文雅是一名90后,年出生,她自己报名出征武汉。

医院心内科医生陈瑞雪含着泪给我看了在来武汉之前,父亲给她写的一封信:

丫头,这是一次全民战“疫”,陆海空三军医疗队,各省、自治区一批又一批优秀医务工作者飞赴武汉,抗击疫情,舍小家顾全国,共产党员理应冲锋在前,到最需要去的地方。大局当前,责任重大,只有一个要求,服从组织和院方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

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来自河南省直、郑州、洛阳、新乡等地49家医院的名医护人员,其中来自医院、医院、郑州二院、医院的医护人员名。

14点30分,出征仪式举行。

晚23点,医疗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一面宣传牌写着:向抗疫英雄们致敬!

第二天2月10日

医院医生史源的朋友圈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离开家,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回家!”

这是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的第二天,一种激情、激动、激越的心情在驻地回荡。

先从头做起吧。

杜露露30岁,郑州市三院血液科护师;赵静文28岁,血液科护师;费静28岁,消化内科护士。

她们仨人,和医疗队众多女护士一样,剪掉了自己飘逸的长发。

杜露露说,头发是春节前刚花了多元做的。其实心里有不舍,也有忐忑,长这么大就没有剪过短发,这次一下子成光头了,我妈妈不知道我来武汉了,还以为我在郑州上班呢。估计妈妈知道我来了武汉还骗她,还把头发弄没了,心里该难受,该骂我了。

费静说,头发可以再长,生命只有一次!保护好自己,也是更好地保护身边的战友。

赵静文说,剪头发也没什么,就觉得为了不携带病毒,保护自己和同行同事的安全。

郑州三院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崔东锋后来说:医院最漂亮的姑娘,让我剃去她们的头发时,我看到了她们眼里的泪光,但坚强的丫头们回房间洗完头,马上又出现在了防护装备训练场上。

第三天2月11日

“我们马上要进战场拼刺刀!只有严格的纪律,才能确保我们打赢这场战‘疫’!”在驻地,河南第五批医疗队队长陈传亮眼里泛着血丝,向名医护人员提出要求。

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是河南派出的规模最大的医疗队,涵盖了省直、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的49家医院,还包括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他们此前大多没有经历过类似新冠肺炎这样的强传染性疾病,没有使用防护装备的经验。进驻武汉的前两天,名医护人员轮流进行培训,从戴口罩开始,穿防护服、脱防护服,穿隔离衣、脱隔离衣,一遍又一遍洗手消毒。

戴上一个N95医用口罩、一个医用外科口罩,从里到外戴三层医用手套,防护服内戴一个一次性医用帽子,防护服外再戴一个,穿防护服,穿鞋套,穿隔离衣,戴护目镜,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医院之前,需要穿上11件装备。

穿脱防护装备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像一场庄重的仪式,每一步都要到位,脱完一套防护装备,20分钟已经过去了。

医院ICU护师秦国顺在脱防护服阶段就进行了10多次洗手消毒,内衬的衣服胸口已经湿透,脸上布满了勒痕。

“防护装备的穿脱都有严格的流程,一点也不能马虎,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自己。”秦国顺说,医院后,医院每人都会穿上自备的成人纸尿片,其间就不再吃喝,也不再上厕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防护装备损失,减少物资消耗。

第四天2月12日

“我们已经做好了医院的准备!”第五批医疗队队长陈传亮说。

这一天,基本确定第五批医疗队医院。上午,四个医疗组的组长、带队医生、带队护士,全医院的具体情况,为进驻做最后的现场准备工作。

医院内有医护诊治,医疗区大厅里放置治疗车,还有轮椅,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医疗室配备了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等急救医疗装备。这里生活设施齐全,设立男女病区,空间宽敞,卫生整洁,当地政府为患者准备了毛巾、水杯、暖手宝、卫生纸、垃圾袋、棉拖鞋、垃圾篓、笔记本、水盆、电热毯、羽绒服等共计10多件物品。

墙上贴着宣传防控疫情的宣传画,设有两处图书驿站,共放置有本各类期刊、册图书,开设有WIFI,可以用手机上网看书看电视看电影。

青山医院共设近个床位,主要接受轻症患者,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目标,更多患者不再居家隔离,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看护。

第五天2月13日

早上8点10分,天空阴着,有小雨不时落下。

“出发!为我们加油!”

“带头大哥”——医院呼吸重症科主任王凯带着9名医生、16名护士,正式进驻青山医院!下午4点,第一名患者入住,是一名67岁的女性患者,已经确诊,症状比较轻。

“大家的战斗意志都很强,进去方舱后,工作完成得非常好。”王凯回来后说。

医院的6名医生王繁盛、高率斌、杜莹莹、王翠、王一凡、张超(其中张超是专家组成员),在医院之前,他们给自己的团队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高超王炸碧莹团。

“我一进去就能理解,在方舱里面,必须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里面坚持住。”仝麟龙说,进去之后最难受的是护目镜上的水雾,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凭个头才能来分辨谁是谁。2月14日晚因工作需要,仝麟龙紧急进入了方舱。

“在方舱里,人的五种感觉都已缺失,眼睛被水雾挡着,耳朵被包在防护服里面,说话声音要比平常高好几个分贝才行。戴了三层手套,手就像被皮筋箍住一样,我们打字时恨不得趴在电脑上,通过护目镜上的缝隙去看电脑。”仝麟龙说,方舱里面的医护人员都戴了两层口罩,外面穿着防护服、隔离服,感觉始终处于一种缺氧状态。

“我给患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河南医疗队来了就会尽最大努力,给你们带来希望。”仝麟龙说。

第六天2月14日

这天是情人节,武汉下了大雨。

凌晨5点左右,青山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脱掉防护装备,换上常服,坐上大巴,穿过空旷的武汉街头,回到驻地。

在进驻地之前,喷雾消毒器在每个人身上喷一遍,鞋底都不放过,84消毒剂的气味在周身漂浮,他们开门进屋,脱掉衣服,洗手,换口罩,冲澡至少半小时,然后才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

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很短,有些人会选择和家人视频连线。在视频里,卸下白衣战士的铠甲后,他们也只是一个个平凡的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和母亲。

医院李会苹对老公说:“特别感谢你能够全力支持我来武汉支援,帮我照顾好两个孩子和老人,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一直以来我心里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这次支援武汉给了我机会,再次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如愿以偿。”

“我去年去北京大学访问学习,今年1月份才回来。一直到这次出发前,我在家的时间不到1个月。其间,我父亲做手术,媳妇姥姥做手术,孩子骨折,都是她在照顾。我都没怎么管过。很想告诉她:我很爱她,也很对不起她。但很多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仝麟龙说。

沈从文先生说:“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会等。”

用这句话形容在武汉的心情,再合适不过了。

第七天2月15日

午后,武汉下起了鹅毛大雪,温度降到了零摄氏度。

“我是15号下午2点到晚上8点进舱的,去进舱时下着大雪,但也没有阻挡我们的激情。B舱床位多,我们去了12名护士。穿好防护服后,我在隔离服后背上写了‘河南中’,前面写了‘H邵青青’,H代表护理。很多患者看到我背上写的字,都点赞说‘河南,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第五批医疗队院感组总管控,曾经当选“第五届河南最美护士”的邵青青说。

“在舱里,我看到一名护士,医院的,浑身发抖,我问她怎么了,她说身体不舒服,穿防护服时间长憋得都吐了,吐到自己嘴里再咽下去了。我一摸她的手冰凉冰凉,我把她的手夹进了腋下,抱着她给她暖了40分钟。那一会儿,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小时候我也曾经这样把手放进他的腋下,温暖我。再过4天就是我爸爸的生日,我却不能当面祝他生日快乐,他也不会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战疫的七个日夜走近河南第五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