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高校更名,其鼻祖你可能想不到是谁?这答案就是在河南高校界并不起眼的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为啥要更名?其因都是一个传言,那一年,举国上下都在议论着入世(加入世贸组织),从上到下人人都说形势一片利好,唯一会受到冲击的就是纺织行业。中国纺织高校的龙头——中国纺织大学都不惜降尊纡贵,为了去掉“纺织”两个字而舍弃了国字号打头,改了个不伦不类的“”东华大学”。于是,中原工学院东施效颦,更名中原工学院,“纺院”从此成为历史。
年,新的河南大学,新的郑大分别组建,模式都是三校合一,郑大是强强联合,郑大+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妥妥的超级航母,从此以后,郑州大学毫无疑问的河南高校界傲视群雄,名正言顺地迈入“”。
河南大学,曾经的民国十大名校早已风光不再,只能以强扶弱地合并了开封师专和开封医专。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河南唯一一所独立自主办学的民办大学黄河科技大学也于本年升本而去“大学”,更名为黄河科技学院。昔日里的“黄科大”成了今天的“黄科院”。
年,位于河南省第二大城市的最高学府——洛阳工学院坐不住了,也要做强做大,无奈实力不济,也只好走郑大,河大的老路子:三校合一,拉来了小兄弟洛阳农专和洛阳医专,于是乎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号称河南省第三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最全,文法理工农医都齐了,在这点上甚至超越了郑大河大。(郑大河大没有农学)
看到昔日的后辈如今自称第三,焦作工学院第一个站出来不服气。解放前私立焦作工学院的荣光和中国矿大的老底子让它有足够的实力看不起河科大,奈何校名刚刚由“焦作矿业学院”改回“焦作工学院”的老校名不久,只好姗姗来迟地于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
年,河南其实还有一所大学和纺院几乎同时更名,那就是粮院——郑州粮食学院。当时的粮院接连好几年都需要降分才能招满学生。原本申请的是郑州理工可上面最后只给了个郑州工程的名字。心有不甘的郑州工程学院看到河南科技,河南理工的横空出世羡慕不已,但是刚刚更名才四年,上面估计不会同意,只能“曲线救国”了。大哥实力不够,拉个小弟过来凑,这次是郑州工业高专,借小弟的名字用一下,郑州工程学院更名河南工业大学。
年,河南高校迎来一次大跃进,这一年为了缓解本省高中的师资紧张问题,安阳师专,洛阳师专,商丘师专纷纷升本为师范学院。
年,南阳大学更名为南阳理工学院,开始和南阳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本科教育(学生在南阳理工学院上课,毕业证由南阳师范学院颁发),年正式独立升本。
年,和洛阳工学院更名河南科技大学的还有三所学校。分别是周口师专更名为周口师范学院,许昌师专却不走寻常路,开启了去师范化这个不好的先例,更名为许昌学院,这也开始了以地名加学院民更名的潮流。河南城建高专为了升本,甘愿舍弃“河南”二字更名为平顶山工学院。年为了收回“河南”二字又改回河南城建学院,真够折腾的。
年,平顶山师专,驻马店师专走了许昌学院的老路,分别升本更名为平顶山学院和黄淮学院(明明是公办,却起了个听起来像民办的名字,导致该学校自更名以来几乎年年都招不满,需要降分或者征集志愿)。安阳大学升本更名为安阳工学院。同年,曾经由河南老牌的农业院校百泉农专升本更名的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了去掉校名中“职业技术”四个字(因为考生看起来像专科),干脆也采取了去师范化,更名河南科技学院。
经过了几年的合并,更名,也可能是国家不再给河南太多的名额河南高校的更名浪潮逐渐退去,消停了好一阵子。
年开始,专科合并升本的热潮再度席卷河南,实力不够,合并来凑,这又是一条好路子,河南纺专和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升本更名为河南工程学院。从此,河南高校校名再无“纺织”二字。同年,作为省内老二的洛阳再次发力,将洛阳大学和洛阳工专合并升本更名为洛阳理工学院。豫北重镇新乡也不甘人后,将平原大学和新乡市专合并升本为更名为新乡学院。
年,早就计划许久的河南财经学院(此校在河南分数极高,但是在省外一般,有时还需要降分、调剂和征集志愿,女生多)和小兄弟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邯郸学步般的模仿地处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而成)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由此,也揭开了河南老牌院校去“学院”改“大学”的序幕。紧接着,华水,郑轻,均获成功。
老的忙着更名,新的也要发展。同年,由早年间的郑州教育学院更名而来的郑州师专顺利升本更名为郑州师范学院(沾了省会的光,保住了师范牌子),奇葩的是该校和中州大学共享一个校区居然没有合并。中州大学不着急的于六年之后才单独升本更名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从此以后,河南曾经的地方师专仅剩焦作师专一根独苗,曾经的市属地方大学只剩焦作大学,开封大学两家。(估计是同城的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实力过于强悍的结果)
从这一年开始,河南把高校、升本更名的名额开始向省会郑州大幅度倾斜,在这里我不希望郑州的未来向西安,武汉,成都那样,吸全省的“血”。
年,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学校,郑州牧专和河南商专竟然联合升本更名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这名字听着着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该校最近一次出名是因为一个郑姓学生利用当班长的职权,冒用同学的身份,从网上借贷本息合计近百万,最终不堪压力跳楼自杀,此事轰动全国,上了央视的今日说法栏目)
三年后的年,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曾经的老牌师范类高校河南教育学院竟然和河南财专合并升本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这名字,高端大气上档次,可已经看不出曾经教育学院的痕迹了。
年,河南机电高专升本更名为河南工学院,新乡目前以五所本科院校超越洛阳,仅次于郑州,成为河南省内第二高等教育强校。
在本文快要终了的时候,我希望广大高校不仅只热衷于更改校名,而是要更热衷于学术研究,毕竟更改是只是校名,永不更改是广大莘莘学子那求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