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是河南省北部重镇,是仅次于郑州的铁路交通枢纽,曾经作为中原省省会存在长达五年之久,“刘庄村”的大名一度与南街村一样名声在外。同时,新乡的经济地位在河南也很高。
年GDP达亿,居河南第6位,仅次于郑州、洛阳这两个老牌经济强市和南阳、周口两个千万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以及新型工业强市许昌,顺利入围全国百强市。
不过,新乡给我的感觉是:除长垣一技独秀、辉县市风光不再外,其它县域发展表现非常一般。可谓论区区不强、说县县不行,马马虎虎。
从年县域经济发展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市4区3降1升
从新乡年县域经济发展来看,市4区要次于7县(市)。市4区GDP属3降1升,即红旗区、卫滨区、凤泉区降,仅有牧野区实现经济增长。
牧野区一年净增长33亿,超越新乡县跃居11个县区第5,值得肯定。
凤泉区年GDP负增长21亿,是全市唯一一个GDP在亿以下的县区。作为市属区连获嘉、延津这样的郊县都不如,确实令人汗颜。78亿的体量放在河南全省也只能属倒数第几的位置。
红旗区从年的亿降至年的亿,相当于“腰斩”,可能与高新区、平原新区两个县级功能区GDP分开核算有很大的关系。
8县(市)1降7升
与市4区相比,8县(市)年经济发展是1降7升,或者说是1降6升1不动。
即辉县市经济负增长、原阳虽稍有增长,但仅有数百万,几乎忽略不计,其余6县实现正增长。
长垣市一飞冲天
长垣年可谓好事连连。不仅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双双入围河南县域经济20强,而且撤县设市顺利实施,还一举拿下多年被辉县占据的新乡第一位置。
与年相比,GDP净增长近亿(95亿),属河南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县之一,超越豫北传统的经济强县濮阳县、沁阳市、武陟、辉县市等,仅次于林州;地方财政收入一举突破30亿大关,在豫北与林州市并驾齐驱。
从统计数据来看,长垣的增速在河南各县(市)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用一句现在网络话来说,长垣是这一年河南县域经济最亮的“仔”。
辉县市风光不再
辉县市作为新乡市县域经济的传统“龙头老大”,年被长垣超越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没想到这么突然,而且辉县市不是以“增长”的姿态被超越,而是以“负增长”的形式被超越。
这一年,长垣GDP净增长近百亿,而辉县市不增反降,负增长高达40亿,也是新乡市年降幅最大的县、唯一负增长的县。原本年辉县GDP高长垣10亿,现在反被长垣高出亿之多。有当地人感慨,辉县当“老大”的历史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封丘新乡县首破亿
除上述2县外,其余5县增长各有千秋。封丘县、卫辉市、获嘉县等3县GDP增长均在40亿以上;新乡县增长21亿;延津县是增长量最低的县,仅增长5.5亿。
封丘这一年的经济增长仅次于长垣,一举超越新乡县、牧野区、原阳县等3县跃居全市第4位,也是首次突破亿大关,一年净增76亿。
新乡县年GDP也突破亿大关,不过增量比封丘县、卫辉市、获嘉县等3县要少些。
7县区地方财力低于10亿
从年新乡市各县地方财政收入来看,地方财力在10亿以下县区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市属4区地方财政收入均在10亿以下,最高的红旗区9.6亿,卫滨、牧野两区仅有3亿左右的水平。
长垣年首次突破30亿,不仅在新乡遥遥领先,在全省也名列前茅;辉县市虽然也超20亿,但与长垣相比已经拉开较大的距离。
新乡县这一年首破10亿元,与卫辉、原阳等一起组成新乡市地方财政收入第二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