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有这样一支团队:它历史悠久,已有近百年;它出身名门,由杰出的地学家冯景兰先生创立;它立足实践,成果颇丰,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国家发展和河南地方经济建设中贡献力量……它就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地理学教师团队。近日,团队负责人秦耀辰教授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讲述团队故事。本期推送,一起来了解这一硬核团队的“前世今生”!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年,著名地学家冯景兰先生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他的目光锁定了中原,在当时的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创建了中原地区第一代地学专业。
冯景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院系调整时期,河南大学地理系被国家确定为中南地区重点建设的两个地理系之一。湖南大学、武汉中原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师范学院的地理学科先后并入河南大学,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师资力量最强的地理系之一,也奠定了今天河南大学地理学科基础。
地理学现为河南省优势学科。在年和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地理学分列第11名和第8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理学科获评B+。
名家荟萃,成果丰硕
赵九章、冯景兰、张伯声、王之卓、严恺、李长傅等名师先贤曾在此学习或任教;李润田、孙九林、许靖华、王家耀等著名学者对地理学科的发展贡献颇多;冯兆东、傅声雷、李小建、秦耀辰、王发曾、苗长虹、乔家君等为代表的知名学者,为学科发展开辟新天地……
目前,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地理学教师团队由院士领衔,由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杰出人才组成,是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老中青梯队人才相益互补的教师团队。国家教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双语教学、国家教学名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拿到了教育部几乎所有与质量工程相关的奖项和荣誉。
团队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支撑计划、计划、星火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超百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重量级荣誉;在地学领域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数千篇论文,专著数百部。
科研创新,服务社会
这还是一支把科研做在大地上的团队。河南大学所处的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从创始之初,就以立志报国为本,以黄河文明为文化特色、黄河流域为地域研究特色,紧跟新时代步伐,扎根中原大地,面向国家战略,服务国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智库功能和决策支撑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和全国模范教师秦耀辰带领的“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数字地理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显著提升了地理信息学科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苗长虹和河南省特聘教授乔家君带领的人文-经济地理学方向,优势进一步凸显;国家杰青冯兆东和国家杰青傅声雷教授创建“林冠模拟氮沉降和降雨”野外控制试验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自然地理学方向创建一流的力量。
……
如今,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河南大学地理学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将勇挑重担、砥砺前行,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中原崛起,为培育国家战略所需的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官微、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