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牧野之战平原博物院
TUhjnbcbe - 2025/1/23 18:59:00

平原博物院其实就是新乡市博物馆。

说起这两个馆名的渊源,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新中国曾经有个平原省,存在了三年多,新乡就是平原省会。

看图:现在河南和山东的一部分都曾经是平原省的辖区。(图片来自网络)

新乡市博物馆前身就是平原省博物馆,直到年才改用现名“新乡市博物馆”。

所以一个省会的博物馆,能不暗藏玄机吗?这里收藏着原平原省所辖华北平原南部五十多县市的出土、传世文物。藏品中,尤以商周青铜器、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等最为有名。

展馆内景展馆内景展馆内景

而且,新乡古称牧野:商周时期,在新乡大地上发生过一场著名战役——牧野大战。周武王联合各路诸侯大举伐商。战争打响后,商朝的军队临阵倒戈攻打纣王,周军乘胜追击,直捣朝歌,纣王大势已去,自焚于鹿台之上。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年,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直接导致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同时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纪年战争。

平原博物院有六件镇馆之宝:

1、商,“聑裴妇婥”牛首爵,带盖爵河南独此一件。

爵是当时很常见的酒器,带盖的爵非常罕见。盖子上的牛头制造的极为精巧灵动,牛角呈月牙形状,明显是水牛而不是黄牛,说明当时水牛在非常普遍,透露出的信息是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生存着很多大象、水牛、犀牛等动物,所以我们说以物知史,这就是文物的巨大价值所在。

2、商,青玉鸮

鸮,古时又叫“鸱”,也就是今天我们俗称的“猫头鹰”。这件玉鸮,和田青白玉料,油润压手,玉质极好,是商代王公贵族的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极其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此鸮比妇好墓出土的那件,块头略小,但玉质更优,沁色更美。

《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族以鸟为图腾,在青铜纹饰中,鸟纹也大量出现。

猫头鹰原来自古就是萌物啊妇好墓玉鸮(图片来自网络)

3、明,“天启年”款建窑观音坐像

德化白瓷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白瓷釉面滋润似脂,有“象牙白”、“鹅绒白”等美称。观音头梳高髻,上斜插一龙首发簪,胸前佩带荷花璎珞,衣纹层次清晰干练。

天启年”是明代皇帝朱由校的年号,仅存短暂的七年时间,保留下来的文物极少,所以这件带有“天启年”款的观音价值尤其重要。

4、明,赵孟頫行书条轴

此轴为绢本绫裱,80年代由故宫博物院精心装池。内容为赵孟頫书唐代杜甫舟中夜雪。作品气势贯通、笔力遒劲,为赵孟頫存世书法作品精品之一,更是赵孟頫存世书法墨迹中难得一见的大字作品。

此轴,诗圣杜甫的诗,情真意切;赵孟頫字,浑然一体,可谓双绝,

5、清,郑板桥墨竹图轴

此图轴以竹、石、兰为描绘对象,构图得体,墨色精到,浓淡适宜,笔力遒劲,枝枝着意,叶叶含情,有题画诗曰:“君是兰花我竹枝,山中相对免相思。世人只做红尘梦,那晓清风皓月时。”笔精墨妙,意远旨深,为郑板桥代表作品之一。

我去的时候没看到这件宝贝,看到了郑板桥另一件“墨竹图轴”。

6、清,关羽铜造像

关羽造像常以立像、读书像、跨马像居多,而这件关羽铜造像为关羽单独坐像。关羽造像头戴包巾,巾带飘垂于双肩,鼻与眉弓高突,微合二目,五绺胡须飘散胸前,刚健威猛。

这件文物长期在外展出,当时在平原博物院并没有看到,隔年在一个三国特展中看到了,确实精美。

其他精美文物,聊说一二:

商,三鸟铜尊:

这件器物造型独特,肩部铸有三只形象生动的突起卧鸟形象。而这三处突起的卧鸟,大大增加了铸造的难度,在铸造的时候应该是用二次分铸法制作而成的。这种分铸技术是当时商代最先进的一种青铜器铸造法。

商,龙虎纹铜觥:

商,白陶象尊:

商代珍品,《礼记》中记载:“商人尚白,周人尚赤”。白陶是用高岭土烧制但烧成温度没达到上千度的高温,所以它是陶和瓷器的过度作品,比同时期的陶器工艺精致细腻许多。

据考证,古时候中原地区生活有许多热带雨林动物,大象、鹿、犀牛等,因此河南又称“大象王国”,这件“白陶象尊”的出土,证实了这一点。

商,“子龙”铜戈:

銎内戈,中部起脊,銎部孔呈椭圆形,后内扁平,一面饰兽面纹,另一面铸“子龙”二字铭文,“子龙”为商代部族的称谓,对研究商晚期人文、历史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商,铜内玉援戈:

汉,彩绘茧形陶壶:

西汉时期的珍贵文物。器形硕大,造型独特,壶身做成了一个饱满的椭圆形,壶口与壶底分别位于壶身中部上下对应的地方。壶身还装饰有红、白、绿相间的彩绘流云纹,纹饰清晰,色彩鲜艳。

彩绘陶器的制作是在烧好的陶器表面画上颜色,颜色没有经过火的焙烧,与陶胎粘结不够紧密,很容易剥落。而这件彩绘茧形壶,历经年的历史沉淀,保存到今天,依然器形完整,色彩鲜艳,显得弥足珍贵。

北魏,黄石菩萨造像:

元,白玉鱼形坠:

玉鱼扁平状,头尾向上。鱼嘴上翘,厚唇,圆圈眼,二目凸出,背鳍高凸,有两圆孔,用于系挂。鱼身用交叉阴刻线刻成的菱形纹饰鱼鳞,尾部用阴线饰鱼尾。鱼是玉雕中最为常见,也最古老的题材之一。“鱼”还与“余”同音,传统习俗中鱼又被视为吉祥物。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纹枕:

此枕为磁州窑精品。枕呈长方形,枕面出沿,前低后高。瓷枕正面开光内绘一携琴老者衣袂飘飘行走于郊野,周围绘树木小景,文人气息浓厚。谈瓷枕,离不开宋,而宋枕中十有八九是磁州窑的。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白地黑花”的独特装饰工艺,在古代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磁州窑的匠师们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

宋,白釉黑花鸡心罐:

明,水月观音菩萨:

这件观音铜像,头戴宝冠,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看向下方水中月亮倒影,形象自在随意。

清,释迦牟尼佛夹纻像:

这尊释迦牟尼佛造像是用夹纻技术铸造而成,手施禅定印,腿结跏趺坐。夹纻是一种漆塑像的方法,即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其质轻便,利于携运。

清,绿釉贴塑龙鱼纹蒜头瓶:

乾隆款粉彩云龙纹瓷杯:

也称之为九龙杯,杯体上绘有九条龙,胎体洁白,胎薄而轻,为半脱胎器,于灯光下晶莹剔透,是宫廷御用瓷器。

清,状元袍:

此袍前后左右绣有金丝龙,通身绣云纹,图案优美,是清末县状元张云亭所穿。张云亭是道光年间的武状元,在殿试时,由于他臂力超群将一把硬弓拉成满月形,被道光帝钦点为头名状元,而这件就是他穿过的礼服。

中原博物院的明清书法是该馆的亮点,名家作品众多:

书画展厅

明,董其昌行书卷:

此行书卷内容为杜甫的《王宰山水歌》,董其昌的字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清代康熙帝以其书为楷模,以致康熙一朝董其昌书法大兴,这足见其书法成就和影响。

另一件董其昌行书卷,其字平淡萧散,秀逸空灵,特别喜欢。

王铎行书条轴:

王铎,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书法独具特色,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其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笔力遒劲,世称“神笔王铎”。

其他书法家作品一览:

王铎草书条轴刘墉行书条轴康有为行书条轴翁同龢行书条轴徐世昌行书条轴于右任行书条轴

我得说,平原博物院,作为一座热度并不算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去新乡体验一次,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牧野之战平原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