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陈诗昂/文新乡市政府供图
黄河岸边的山水园林、郑州大都市区的生态绿核……透过新乡沿黄生态带的定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郑州和新乡最好的连接,除了交通就是生态”,从加快推进郑新一体化的视角来看,沿黄生态带无疑将加快、加深一体化的步伐。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新乡将如何唱好“黄河大合唱”新乡篇章?在对省人大代表、新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登喜的专访中,他将回答这些问题。
王登喜:黄河流经新乡公里,滩区面积居河南省之首,横跨平原示范区、原阳、封丘和长垣,涉及52万人。过去受水患影响,沿黄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受到严重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滩区群众盼生活富裕、盼产业发展、盼生态改善的愿望十分强烈。
年以来,我们坚持“黄河岸边的山水园林、郑州大都市区的生态绿核、郑新一体的生态纽带、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平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乡村振兴的实验区、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样板区”定位,推进“四水同治”(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五网同建”(水网、路网、林网、管网、通讯网),着力打造“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六链”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资金链、政策链)、价值融合(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沿黄生态带,让生态塑造空间、让空间创造价值、让价值改变生活。
对沿黄生态带的谋划、规划、策划,我们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接下来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王登喜:我们说谋划创造机遇、设计创造价值,所以沿黄生态带建设一定要秉持让生态经济化、让经济生态化的理念。
首先,我们聘请了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新区生态规划团队,高标准编制完成《新乡市沿黄生态带发展规划》,对总长约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的沿黄区域进行整体设计,在沿黄区域规划了11个花木特色生态小镇、个美丽乡村、32个绿色农林生态产业博览园、12个绿色加工园区、5个种苗交易市场。
滩内滩外综合治理,是沿黄生态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滩内区域,围绕提高黄河行洪能力和减少水土流失,我们实施了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依法治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全面巩固黄河河道非法采砂治理成果。全长66.5公里的控导工程连接线(沿黄生态通道)竣工通车,堤顶路拓宽主体工程完工,一期43公里的幸福渠路水林提升工程正在高标准推进,7条进滩路正在加快施工。
对滩外区域,通过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森林新乡建设等工作,改变滩区面貌。99%的村庄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推进与企业合作,通过整体设计、总体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和高效、观光、设施农业,正在推进中原国家植物园、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4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节水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恒大轮毂电机等项目快速推进。
从郑新一体化角度来讲,郑新最好的连接除了交通,就是生态。所以,这样一个大生态的打造,将成为郑州大都市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和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王登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加快编制沿黄生态带建设的控制性详规和“五网”专规,建立沿黄生态带建设项目库,尽快将规划内容深化为项目,做熟做实项目前期。
作为示范工程,我们先期将加快原阳县和平原示范区70公里沿黄岸线、平方公里示范段建设,支持平原示范区打造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试验区,实施“六带”“九园”“五镇”“十二村”“一区”“七路”等40个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黄河大堤、幸福路、沿黄生态通道三条区域生态走廊,谋划打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为保障黄河安澜,我们将全力做好贯孟堤扩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前期,谋划贯通曹岗险工道路与控导工程连接线。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精神价值,传承创新黄河文化的表达方式,持续弘扬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为国捐躯、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通过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培育业态,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
我们建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省级规划的编制和顶层设计;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和修复工作,改善黄河滩区生态廊道树种单一、树种老化等问题。此外,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郑州大都市区交通互连互通,建设轨道上的大都市区。
王登喜:新乡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构建六大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就是要构建现代创新体系。
接下来,我们将抓住自创区建设机遇,突出抓好“一区四园四集群”建设,“一区”是指新乡高新区;“四园”是指中国电波科技城、新松机器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乡创新谷;“四集群”是指在高新区打造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大数据、航空航天“四大产业集群”。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将巩固自创区“三制改革”成效,加强政策绩效评价和政策兑现,激发创新活力。
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推进中科院材料所新材料研究院、中科院数字经济技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塑性加工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纺院中原分院、欧洲农业物理(新乡)研究院、中铁隧道隧道工程专用设备研究院、华兰生物单抗研究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建设。
在创新人才引进方面,我们将整合各项政策并推动落实落地,不惜千金买宝刀,吸引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带项目、带技术落户新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把营造创新氛围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环境”,新乡将着力打造新优势,持续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崇尚创新支持创业的创新环境、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厚德崇文的人文环境,努力使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参与创新成为社会风尚、价值追求,使创新真正成为新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主战略。
(河南商报编辑施尚景首席编辑华丽娟见习编辑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