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婺学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TUhjnbcbe - 2020/6/27 11:47:00

婺学的历史


    地位与价值


        如何认识婺学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我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思考。


    一、从宋代思想史的角度来看


    晚唐以降,传统儒学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重新改造运动。这一改造运动在宋代全面展开,到南宋和元代基本完成。由于人们对儒学改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因而呈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形成了诸多的学术思想流派。南宋时期婺学的兴起和发展,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场改造运动的一种缩影。


    综观婺学的诸家流派,南宋前期,吕祖谦及其吕学就其基本学术性质而言属于理学,而且在兼容当时理学两大流派“朱学”和“陆学”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又一个有影响的理学流派。唐仲友的“经制之学”和陈亮的“永康之学”则属于典型的事功之学。南宋后期,金华朱学的兴起,则反映了程、朱理学开始在*治上和社会思想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角度来看


    婺学诸家流派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思想部分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不少新理论、新观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积极的意义。


    如哲学方面,陈亮着重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以来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力图克服传统功利主义的庸俗性和儒家学说的空洞性,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吕祖谦则发展了传统的辩证法思想,尤其是在矛盾论和发展方面,提出相当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在伦理学方面,以陈亮为代表的事功之学提出的“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和道德学说,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着开创性意义。


    在*治思想方面,婺学学者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和仁*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新意的*治理论,其中有不少内容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如唐仲友提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思想,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深刻的。


    在经济思想方面,婺学的部分学者可谓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批判正统经济思想的先驱。如陈亮公开批判与否定了长期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重农抑商”观念,积极倡导重视商业,发展商品经济。这种思想固然是当时工商业日益兴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也是婺州学者卓越才识的表现。


    三、从浙东学术史的角度来看


    历史上,浙东学术的缘起虽可追溯到汉代,但其真正全面兴起和走向兴盛是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婺学不仅成为浙东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许多方面也是当时浙东学术的代表。如吕学和金华朱学代表了宋元时期浙东地区的理学形态和特点;唐氏“经制之学”和“永康之学”则更是浙东事功之学的典型。另一方面,尽管明初以降,婺学走向衰落,但其学术思想和为学风格,则对后世浙东学术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从金华地方社会的角度来看


    宋代婺学不仅代表了金华传统精英文化,反映了历史上金华地区辉煌的思想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婺学诸家学者和学派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为当今金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三方面:


    一是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国家分裂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现实,南宋时期的婺学学者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兴国保民愿望。他们痛斥统治集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苟且思想,要求改革*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国势,收复中原,统一国家。陈亮还以一介儒生,学习军事技术,研究战略战术,考察边关要塞,分析敌我形势,提出许多具体的抗金复土主张。


    二是强烈的变革意识。在不少婺州学者看来,当时南宋*权面临的内外危机,究其根源,乃是统治者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结果。要从根本上摆脱国弱民贫的局面,缓和日趋严重的社会矛盾,达到中兴国家的目标,关键在于树立起因时而变、顺势而行的观念,实行大刀阔斧改革,消除各种弊端。陈亮在给皇帝的上书中,反复强调变革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变而通之”,才能实现国强民富“王道盛世”。


    三是讲求实际的致用观。婺学学者强烈的爱国和变革意识,反映在学术研究中,便表现为以“致用”为核心的求实精神。他们注重理论研究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和浮夸之风,主张治学必须讲实事、究实理、求实效,认为一切理论学说只有取得实效才有价值。因此,他们把为现实服务作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重视分析现实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社会主张,无不表现出“实”和“用”的特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婺学的历史地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