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化纤厂技工学校是北站区唯一的技工学校,年夏天成立。建校11年来,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已输送出9届多名合格毕业生,为化纤厂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化纤厂技校的旧址在老生活区西北角,年初搬迁至老生活区南头。
年,我国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前夕,各行各业正需要搞四化建设的科技人才。新乡化纤厂领导高瞻远瞩,认为,教育是根本,是百年大计,要想经济腾飞生产发展,必须从教育入手,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工人素质。于是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办起了化纤厂技工学校。
学校开始创建,首先遇到的是校舍问题。厂领导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决定,利用丝绸厂和木工房旧址,借用单身宿舍,配备必要器具,因陋就简解决了校舍问题。同时厂*委组建了学校的领导班子。师资问题,由厂组干科出头,在全厂技术干部和工人中提名。经过认真挑选,30多名教职工陆续进校。讲课是门艺术,校领导对上讲台的教师都进行了试讲,统一考评,择优录用。
新乡化纤厂技工学校旧址平面图
师资问题解决了,教材成了突出矛盾。因为这所技工学校学的是化纤专业,除能在新华书店买到统一教材外,不少专业书籍都必须自己动手征集编写。针对这种情况,校领导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动员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编撰。由于时间短、任务急,参编同志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编写了《化纤设备》、《粘胶纤维生产化验技术》等教材十多册。这些课本从本行业具体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后,又自编了不少教材。
学生来源是根据年8月25日豫革计劳字﹝﹞第号、豫革劳培字﹝﹞第46号文规定,化纤厂技校招生由市劳动局统一组织,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是: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留市、回市、待业青年。学制两年。
年,根据豫计劳﹝﹞第号、豫劳培﹝﹞第36号文规定,该校招的是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往届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待业青年。按全市统一的分数线取50%,剩余50%照顾本厂子女。此后几年招生,均与年基本相同。
年,招生对象有了变化,可以说是由招高中毕业生向招初中毕业生的过渡。这年暑假,招高中毕业生两个班,初中毕业生一个班。同往年不同的是:1.有了与学校签订培训合同的企业单位。2.对自筹资金办学单位和签订培训合同的企业单位职工子女考生照顾40分。年以后,该校招的全是初中毕业生,其他报考条件、录取办法与年相同。招的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
新乡化纤厂技工学校今址平面图
年以来,该校在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对各个岗位制订了管理制度,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使人人、事事有章可循。这些规章制度有:“校长岗位职责”、“教导主任岗位职责”、“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学生请假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使教学秩序进一步稳定,教学效果日趋明显。
年有三件大事:一是全校大搬迁;二是原来归子弟学校的职业高中合并过来;三是5月9日河南省劳动人事厅对该校验收合格。
搬迁前教室共9个,均装有日光灯管、电风扇和暖气。校内实习场地包括小实习工厂,钳工实习场,设备实习场,电工、仪表实习场,化纤工艺实习场,面积共计平方米。学校有一个化验室,但不够完备,所以化验课、理论课实验有时需到厂化验室、一动车间和教育中心进行。校外实习场是本厂生产区,由厂部下文件确定为长期合同。校内活动场地平方米。
搬迁之初,职高部师生暂借子弟学校教学楼上课。为腾出教室供职高部用,厂里为技校盖了座三层楼房,供办公、会议、电教等使用。年下学期,职高部并技校新校舍。新校舍有教室12个,占地平方米,通风采光均好,除原有设施外,年第二学期又在教室内装了有线广播。校内活动场地近平方米,年新建了篮球场。现在,化验课和理论课实验,一般不用到校外其他单位进行了。年元月,增修和改建了阅览、制图、钳工和设备四室。还有电教室三间。
化纤厂办公区大门
职高部招的原本是本厂职工初中毕业的子女,从年开始也招有北站区和市里的初中毕业生,非农业户口。录取分数依据市教育局中招分数,分数线由市教育局定。
自招初中生后,学生年岁小,不如以前好管理。职高部合入后,录取的学生是考不上工的落榜生,素质较差,更不好管理。学校领导针对这一情况进一步探索,摸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办法,从思想教育入手,附以必要的校规校纪。他们制订了加强五爱、六发扬的目标和九不准、“三严禁”的规章。
为了搞好教学,校领导很重视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使教职工的知识结构不断变化,其主要途径如下:首先,将本校文化较低的老师调出去,将厂里具有大专文化的技术人员调进来。其次,原有教师通过上电大、函大等办法进修,不少有大专文凭的再进修本科。第三,争取分入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比如建校初期22名专职教师中,大专以上文化的6人,中专的9人,技校的2人,高中的5人。年39名教师中,大专以上的28人,技校的2人,高中的3人。这大大提高了在职教师的整体功能。
诚然,要提高教学质量,光靠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很不够,这是由技工学校的性质决定的。技工学校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培养的是中级技术工人。化纤技校的毕业生,在技术操作方面必须达到部颁《粘胶纤维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的中档水平。为此,校领导一贯重视实习教学。
除本校实习场地外,生产实习主要在厂生产区进行,实习场地几乎涉及到全厂各车间和部门,如棉浆、原液、长丝、短丝、酸站、加工、一动、二动、修机、技监处等。
化纤厂办公楼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术,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本职工作,遵守纪律,艰苦朴素的品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
为了很好地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现场教学和实习教师的职责,制订了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纪律,开展了总结评比工作,建立了生产实习师徒合同制。随着生产实习教学的不断完善,也建立了实习场地,保证了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
年2月,化纤厂技校再易领导,第一任领导张伟功、张新忠的主要功绩是为创建技校立下了汗马功劳。年的校领导谢玉超的主要功绩是在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从年起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路福顺的主要功绩则是含辛茹苦地搞好“三风”建设。
“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根据该校实际,路福顺校长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三风”的设想,并在教师中征集标向用语,掀起了“三风”建设的热浪。最后定的标向用语是八个字:团结、严谨、求实、创新。
恰好在这一年,省劳动厅下达了豫劳人培﹝﹞第65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意见”。在文件的指引下,该校的“三风”建设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几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
化纤厂办公生活区鸟瞰图
一、针对技校特点确立“理论技能并重,管理教育齐抓”为学校的具体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考核细则”、“班主任职责”、“技工学校学生守则”、“宿舍管理制度”、“实习纪律”等16项规章制度,共条。
三、加强领导自身建设,注意示范作用。如*支书马全成的孩子入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他没有向任何人打招呼,坚持按入学标准录取。后来他的孩子以省厅规定“差额生”进了学校。
四、加强思想*治工作,提高师生素质。如学校每半年给教职工补助书报费9元,为每个年级组和每班都订了报。坚持每周五下午的*治学习制度。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比如举办“美学讲座”、“诗歌讲座”、“小说讲座”,开展“爱我班级”活动,召开家长会,组织夏令营、文体活动、征文活动等。
六、抓好宣传,占领舆论阵地。
七、狠抓管理,增强法制观念。
总之,“三风”建设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初步确立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思想,也初步形成了一个优质教学、优良秩序、优美环境、生动活泼的好局面。正确的“三风”建设,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之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挥。集体和个人多次获奖。化纤厂技校“进入了一个*金时代”。
化纤厂生产区鸟瞰图
近2年多与前8年多在市级(包括系统)以上获奖情况是:前8年多。两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单位。八一(3)班获市劳动局先进集体。男篮3次获市技校系统篮球联赛冠军,女篮获一次冠军,三次获第二名。个人有出席省里的模范教师陈伯山,模范班主任李厚均,市级三好生三人,优秀学生干部一人。
近2年多。年获市技校系统“三风”建设先进单位,市技校系统排球赛精神文明奖和市教育局“职教之花会演”二等奖3个。年获市技校生田径运动会乙组团体第一名。年元月获市技校系统年元旦文艺会演一等奖。两名职高教师在市教育局举办的优质课评比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3人获市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年秋天,学生孙剑炜在河南日报和市作协举办的“皇后杯”文学创作比赛中获创作奖。
实行“三风”建设后,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形成了安定团结、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崭新局面。一、领导以身作则,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二、通过每学期一次的教案展评,教师备课更加认真。三、学生中偷盗、打架及考场作弊现象日趋减少。四、由于校长率先垂范带头戒烟,不少教师先后效法,学生中已难见到人抽烟。五、教学条件大有改善。如新增了设备室,内有长丝纺丝箱、烘干机蜗轮箱、无级变速器、离心泵、电动机等设备共25台。技工部实习(特别是毕业班)再不必到厂里去了。年起,在职高部增开了习作课,每周3节,除完成课本要求的作文外,特意增加了应用文的写作,学生定计划、写总结、写书信、打电报再不发愁了。
此外,为了全面落实*的教育方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陶冶情操,调动广大学生的创造性和上进心,学校特别重视开辟第二课堂。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班级和共青团举行的各种活动达数十次之多。如举办航模、蝴蝶、手工制品、书画、摄影、集邮、火花等展览;举行作文、田径、慢车、球类、棋类、广播操、黑板报和自办“七色旋律”小报等比赛;进行体育知识、学雷锋百科知识等抢答赛;组织夏令营活动;建立校舞蹈队、体育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文娱融为一体,使一代青少年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
十年来,化纤厂技校为本厂输送了一大批有文化知识懂科学技术的人才。他们朝气蓬勃好学向上,*治、学习、技术素质明显高于其他新工。据年校志注册的毕业生统计,已有5人入*,6人担任车间团支部书记,12人担任团支部委员,4人担任工段长,4人被提拔为厂调度员,1人为车间技术员,26人担任生产组长或副组长,50多人考取了大专院校。年厂里办电大,31名学员中有22名为技校毕业生。年厂里办中专,学员中技校毕业生比例又很大。事实证明,化纤厂技校培养的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衡量都是过得硬的。一批批的技校(包括职高)毕业生给本厂工人队伍带来了无限生机,为化纤厂的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厂里输送了一批文娱、体育人才,他们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低估的。
化纤厂新区鸟瞰图
该校毕业生之所以这么过硬,除在校期间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外,还跟用人单位有一套良好的、严格的分配用人制度有关。该校的毕业分配历年是由厂劳资部门拿出人员去向方案,学校根据以成绩为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分配的原则,对德智体全面优秀者照顾志愿,其余根据需要按名次统一分配。这就大大增强了在校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防止和避免了不正之风。
德育标准:1.以历次评选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团员和优秀干部为依据;2.班主任根据学生表现、工作能力进行的鉴定评语。
智育标准: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各门功课总成绩的平均数为评定基础。
体育标准:在校体育课成绩及格,医院体检在心脏、肝脏、视力等项目上没有大毛病。
因此,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丰富,又经过多次实习锻炼,所以进厂以后很快就能成为生产骨干。
化纤厂技校与一般学校及社会技校的不同之处还表现在其特殊的管理体制上。一是由于它是技工学校,二是由于它是厂办技校,所以,它的招生及分配计划虽有省计委直接下达,新乡市劳动局对其业务进行指导,而行*领导则归厂部。职业高中合并过来后,业务上仍属市教育局领导。
该校在厂部领导下,由一位主管教育的副厂长具体负责。校内的管理体制分三级,即校部——教导处、教务处、总务处——年级组。现任书记是马金成,负责全面工作的副校长是路福顺,“三处”负责人分别是周素芬、张雁琴、冯照东。现有教职工共43人,在校学生8个班,共人。
该校与厂教育中心、幼儿园为一个*支部,一个团总支,一个工会。该校有学生会。各班有团支部。
现在的校园,楼台教室错落有致,白杨、冬青交相辉映,鸟唱枝头,蝶舞花间,显得格外迷人。我们相信,随着十年规划“八五”计划的落实,教育方针的进一步贯彻和学校“三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师生面貌将再展新容,为“四化”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孙捷,男,年2月生,新乡化纤厂技校语文教师。、年被评为市职工教育先进工作者,年为市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分会会员,新乡市作家协会会员。年以来,在河南、四川、广东、浙江、北京等省市发表文学作品百篇。近几年在省内外获小说、散文、歌词、歌曲、民间文学论文及电视小品等荣誉证书。创作实践运用于教学,效果良好。
郭文峰,男,年10月生,新乡化纤厂技校二年级学生,文学创作爱好者。
作者:孙捷郭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