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国家周刊ID:ENNWEEKLY」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年第9期,原题《脆弱与韧性:极端挑战下的城市体检》
▎编者按:
当今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的触角伸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场导致余人遇难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暴露了智慧城市与数字技术的脆弱性和局限性的一面,也会有不堪一击的软肋。
当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其人口、建筑、生产、财富均持续集中,城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不断叠加。突发性传染病、恐怖袭击、火灾、洪灾、极端气候灾害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已构成全球城市的共同挑战。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了“韧性城市”命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又进行了相关顶层设计。增强面对各种非常态极端挑战的应急能力,呵护城市健康体格,提高城市韧性,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必选项。既要“智慧”,也要“韧性”,成为考问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答题。
▲7月24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拍摄的救援场面
突然失去互联网,城市脆弱几何
半月谈记者|白瑜
当我们在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时,是否想过通信信号突然中断、网络连接形同虚设、城市交通系统陷入崩溃……当地震、暴雨、台风、洪水、火灾、恐怖袭击、黑客攻击、疫情等“黑天鹅”呼啦啦飞起时,科幻片的情节日益嵌入现实。如果指尖上的智慧城市一夜间变成互联网荒漠,如何保证我们的城市摆脱断网之灾,依旧正常运行?
衣食住行“一张网”埋下城市脆弱性隐患
在灾难影片《全球风暴》中,人类开发出气象卫星网络以控制灾害天气,但卫星被电脑病*控制,变为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暴雨、干旱、极寒天气等导致城市断水断电断网,城市陷入一片混乱……尽管灾难大片极尽艺术的夸张表现,但其中的经典桥段在现实生活中若隐若现,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当今,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嵌入城市运转的全流程,移动互联网的发达让人们感受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的便利。而极端天气等造成的断网之灾,也让人们开始思考城市生活建构在“一张网”上的巨大风险。
今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别是7月20日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导致河南省共有个县(市、区)、个乡镇、.16万人受灾,全省人遇难,50人失踪。
暴雨和洪涝灾害对郑州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冲击,郑州出现大面积的断电断网危情。断网的代价是惨痛的,一座中原大城市俨然沦为互联网荒漠。没有了移动支付,加上银行因停电关门,人们甚至被迫回到了“以物易物”的交易阶段。郑州东润华景小区居民张先生跑出去给孩子老人买热饭,街上的小摊贩只收现金,网络支付用不了,回去搭不了车,共享单车也无法用。“平时不怎么觉得,断网了,才发现没网简直没法生活。”张先生感叹道。
▲7月21日暴雨过后,郑州市民在转移物资朱祥摄
断网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失联,人们变成了一座座孤岛。郑州白沙镇恒通小区断水断电断网,居民李西青刚开始没当回事,第二天看到小区被过腰的水围困,电话也打不出去,这才慌了神。“家里吃的喝的快没了,想自救让朋友送物资,可是根本联系不上。”
一幕幕荒诞剧情在断网之灾下集中上演:在高铁出站口,闸门全部失灵,原本需要刷身份证或车票出站的乘客,只能硬挤出去;想去找人,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统统没用;携程、美团上的订房、外卖信息无法显示,也就无法入住和订餐……极端天气的偶发和难以预知的风险,对郑州应急通讯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这考问的绝不仅仅是郑州一个城市。当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来袭,一些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失灵,通信中断成“孤岛”。人们看到,雨水倒灌导致光缆短路跳电,移动通信主备机房暂停服务、IPTV链路故障导致机顶盒暂停工作、部分服务器及基站受损。一些城市依托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秩序突然失效,部分区域救援通信系统、交通系统、支付系统难以正常运行。整座城市互联网骤然陷入瘫痪,智慧城市的软肋和深层次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若互联网为空气,城市“缺氧”危机潜伏
当老百姓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整个社会的运转、*府的治理、工厂的运作都架构在软件上时,整个世界的脆弱性将前所未有。在极端情况下,数字基础设施可能因为自然、人为、系统和技术等因素发生崩溃,并最终导致城市部分或整体停摆。
——极端自然灾害引起关键基础设施系统崩溃。城市的巨型化、高度智能化趋势,使得城市对复杂基础设施体系高度依赖。然而,任何设计上的疏漏和瑕疵所产生的隐患都会被极端自然灾害所放大,从而引发巨大的灾难。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极端自然灾害会严重威胁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如台风摧毁基站天线,洪水冲断光缆等,可能造成通信设备和线路物理受损。如果水浸导致备用的发电设备不可用,将影响通信设备供电、供冷,地铁隧道内的射频设备模块也会失效。为了防止短路漏电现象,供电系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会主动切断电源。虽然应急电源可以工作一段时间,但不能长期运行。
——黑客等人为因素带来工业互联网安全隐忧。互联网发展初期,发电厂等工业制造企业的运营(OT)系统大多与互联网技术(IT)系统物理隔离。但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与传统工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计算机化的OT系统与运行业务的IT系统结合,后者可以连接到运营基础架构并与之通信。虽然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自动化流程和方便提取数据,但同时给人为制造计算机病*提供机会,城市的生产制造活动或将因此陷入瘫痪。
工业计算机是自动化生产的核心,正确使用能发挥巨大功能,一旦感染病*,严重时会使其失去功能而影响生产。另外,病*会占用CPU时间和内存从而堵塞进程,对数据或文件进行破坏,打乱屏幕的显示。一旦触发条件成熟,病*开始侵袭,就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云计算系统背后的移动数据存在安全漏洞。PC机时代,不论是个人设备还是云端服务器,都相对单一:个人可能只有单台设备,数据存放在计算机本地,网站的服务器位于机房。而进入移动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如平板、手机、电脑等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设备,个人数据越来越多地走向云端,企业网站被部署到了云计算平台。
这一切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软肋暴露在云端,任何一件电子设备丢失、某个云平台出了安全问题,都可能波及用户和企业的数据安全。一旦数据发生大规模泄露,公民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荡然无存,严重的社会危机也将接踵而至。
如何在物理主机受到破坏时,预防其管理的虚拟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不被泄漏?如何防止未授权第三方恶意利用在云中的数据,造成数据丢失、无故篡改或损坏?如何对多租户应用进行数据隔离?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治理亟待解答的考题。
从智慧城市向智慧—韧性城市升级
智慧城市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