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郑新融合鼓点越来越急促,快来听听专家 [复制链接]

1#

河南日报新乡观察记者李虎成袁楠

年12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勤政楼,新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同民与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一起为“郑新融合发展研究院”揭牌。在随后举行的第一届郑新融合发展论坛上,来自驻新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抒己见,深入研讨,为推动郑新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新乡市第三次汇集专家力量,为郑新融合把脉支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可以说,推进郑新融合,不仅是两座城市更好发展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行动。然而,怎么融、怎么合?新乡在一个多月里接二连三、紧锣密鼓,举办三次论坛,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以期郑新融合的步子更加稳健、科学。

一个多月内,为同一件事三请专家建言

“推动郑新融合,实现科学决策,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年11月15日,新乡举办首届“太行智库”论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同民开宗明义。

在这次论坛上,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等多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郑新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苗长虹建议,新乡要以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发挥新乡高校多、创新平台多、在校大学生多以及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着力打造中原科学城。

年9月,新乡市出台推进郑新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提出“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协同、功能互补、节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基本思路。如何做好发挥引领作用的“规划”?

年11月27日,新乡市再次召开郑新融合工作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为制定规划拓宽思路,开发沿黄景观产业带成为此次座谈会的讨论热点。

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郑新融合发展面前有一道“天堑”——黄河两道大堤以及广阔的滩区。如何打破黄河带来的分离感,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他和其他专家都提到了一个概念——“黄河生态走廊”。即把黄河的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同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将黄河沿岸打造成为大型生态公园、休闲场所,不仅可以拉近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还能带动沿岸滩区经济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经过两次专家论坛,许多人对郑新融合的认识更加深刻,思路也更加清晰,然而太行智库是一个综合性的智囊机构,不仅仅为郑新融合服务,座谈会则是一种临时性的机制,如何让智力支持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更持续地为郑新融合贡献力量?

年12月29日,郑新融合发展研究院应运成立。其宗旨就是聚焦郑新融合的重大现实需求,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和研究、举办郑新融合发展论坛、编制郑新融合发展蓝皮书等方式,充分发挥资政建言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

郑新融合,“鼓点”越来越急促

在年11月27日的郑新融合工作座谈会结束后,网友纷纷在相关的报道下留言:“加快修路修桥的步伐,开发黄河两岸生态走廊都是不错选择,一句话贵在落实,落实……”

郑汴一体化已经先行先试,走在前列,郑许、郑焦融合也在发力,那么郑新融合该怎么做?

据悉,新乡目前正在准备对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起草的《郑新融合发展规划》组织评审。与此同时,针对已有规划,新乡也在加快行动。

“发展方向一旦确定,有些时候晚半拍都不可逆。不要老说新乡有区位优势,人不努力,优势就发挥不出来。慢一点,可能就会失去机遇。”在听取专家关于郑新融合的发言后,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深有感触,很快就组织召开郑新融合交通先行推进会,要求把郑新融合发展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郑新全方位多元化融合发展夯实交通基础。年12月27日上午,兰原高速封丘至原阳段、沿太行高速新乡段、国道新乡境改建等3个项目正式启动。

记者回顾了一下,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新乡市推进郑新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鼓点”越来越急促:

年11月1日,总投资约6亿美元的新乡智慧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8.3亿元的中原国际生物检测技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6亿元的中国平原智能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4亿元的清华智能产业园项目一起落户郑新融合的“桥头堡”平原示范区。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平原示范区乃至全市的产业发展水平。

年12月20日,医院项目在平原示范区启动,致力于打造成为立足新乡、辐射豫北的集医疗、医养、预防、科研、培训、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健康中心。

同日,获嘉县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就获嘉县产业新城项目正式签约,新城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计划持续引进余家企业落户,导入人口40万人,打造成为一座“科技创新、宜居宜业、绿色生态”的产业新城,建设成为郑新产业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争做郑新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排头兵。

郑新深度融合面临哪些困惑

困惑一,小城市如何在融合中不被大城市“虹吸”?

河南工学院经贸系主任王文剑认为,推动新乡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做好三个战术层面的部署:一是要形成与郑州互补的、错位发展的、能够充分发挥出空间距离上的优势产业和技术高地。二是有的放矢吸收郑州的技术优势,比如,支持和鼓励新乡本地的企业与郑州高校、研究所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开展横向联合,扩大技术转化成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建立人才孵化平台,在新乡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储备库和新乡籍重点人才信息数据库,吸引郑州高级人才,以兼职或短期服务等方式,来新乡从事创新研发工作。

困惑二,政府在融合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多位专家提出,郑新两市的融合必须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新乡尤其要主动对接郑州的规划,做好长远打算。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郑新融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任太增认为,郑新融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不仅基础设施的融合需要政府,产业的融合也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推动。政府间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郑新融合的发展。

困惑三,郑新融合的突破点在哪?

“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作为连接两座城市的基础性设施,交通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并努力推进。除了交通,融合还要“融”什么?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胡国恒认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郑新融合的战略突破口,除了交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很重要,可以为新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加快发展奠定基础。他建议推进郑新电信同城化,这样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在战略层面还有利于促进信息、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在郑新之间优化配置。他还建议推进旅游服务同城化,把南太行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来源:大河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