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虎成通讯员刘军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如何在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前提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乡市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早抓项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努力书写疫情大考沉甸甸的答卷。
4月12日,记者从新乡市政府获悉,该市与世界强企业深圳正威集团合作建设、总投资亿元的动力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各项考察谈判工作,将于近日正式签约。这是该市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最新成果。
只有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才能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在去年取得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速全省第一的基础上,今年新乡市提出“保持战时状态、发扬战时作风,大步快跑,加班加点、只争朝夕,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加速推进项目建设。2月23日,新乡在全省率先启动今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5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亿元。
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该市充分发挥项目的投资拉动作用,加快项目开工复工。从黄河之滨到太行山区,全市上下形成了“比赶争超”大抓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去年10月以来,新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深圳与正威集团洽谈合作,项目进展十分顺利。延津鲁花食品产业园也是通过市委书记、市长招商引进的,本来谈的是一个项目,新乡的诚意打动了客商,结果引来了“双胞胎”,面粉和花生油两个共计投资20亿元的项目落地。疫情防控期间,该市还充分利用网络、视频实施线上“不见面”招商。据该市商务部门统计,近两个月来,该市“不见面”签约重大项目49个,投资总额.2亿元。
谋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大项目。该市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成立了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利用黄河科技集团网信产业有限公司平台,聚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鲲鹏生态,助推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新的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同时,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引进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创新资源,建设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打造中部植物园以及郑州大都市区的“果园、菜园、花园和牧场”。
招来的项目要落地见效,必须及时打通建设“堵点”、破解企业“痛点”、攻克运行“难点”。在G改建、京港澳高速新乡新区站等项目建设中,市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办公会开到项目建设现场,为项目建设“疏通经络”,为企业排忧解难。还有一些部门领导直接在项目建设现场“安营扎寨”,全力保障重点工程加速推进。截至4月初,全市省、市重点项目已开复工个,复工率99.6%。位于平原示范区的河南省检验检测产业园项目,是新乡市67个省重点项目之一,从设计到施工再到4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封顶,原计划一年半的工期缩短到了半年以内。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项目来支撑。”新乡市委、市政府领导表示,该市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郸城:“医共体”从容应对疫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赵春喜通讯员齐长海胡恩来
4月11日傍晚时分,夕阳洒满郸城县白马镇仵庄村卫生室的小院。在医生办公室里,村医于学军正通过全县居民健康信息化平台,把一天来对本村疫情排查监测的结果传送到网上,经镇卫生院审核提交,不到5分钟,医院就收到了这个村的最新信息。
郸城县有名乡村医生,是紧密型医共体的“末梢神经”,被称为群众健康的第一“守门人”。他们签约服务于本村的村民,是上级了解基层疫情信息的“千里眼”。
今年春节,郸城县有40多万人返乡过年,疫情防控压力巨大。但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郸城县疫情防控对象定位精准迅速,隔离救治跟进得力,资源调配及时,疫情“大考”面前应对从容。全县6例确诊患者均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3个疫情点均被牢牢锁定在“圆心”,没有一处形成传播扩散。
郸城县地处豫皖交界处,是拥有万人口的劳务输出大县。作为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郸城县建立了“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医院、医院、医院、县妇幼保健院4家紧密型医共体。每个医共体内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融为一家,一个账户、一个管理体系。
全县19个乡镇卫生院、29医院和个行政村卫生室,分别并入4家紧密型医共体。
“抗疫中,医共体分级诊疗,互联互通,乡村医生第一关筛查,乡镇卫生院第二个甄别,总医院收治有疫区来往史和亲密接触史的发热病人,既节约了医疗资源,也规避了群体性交叉感染风险。”医院院长于健说。
医共体上下贯通融为一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仵庄村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其所属的医院就连夜调集46名医护人员进行支援,紧急调配10箱抗病毒药品、个口罩、22套防护服以及红外体温枪、84消毒液等急需物资向该村倾斜,组织专家研判疫情、指导防控工作,协助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深入疫区疫点进行消杀,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
“紧密型医共体根据疫情统筹调配医疗资源,让优质资源攥成‘拳头’集中使用,释放最大效能。”该县卫健委主任付登霄说。
医共体建设中,该县将疾控预防和妇幼保健名专业人员派驻到各医共体进行深度融合,一改医疗和疾控“两张皮”的现象。面对疫情,医院开展医疗指导,疾控专职人员强化预防指导,做到了优势互补、协同作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应对经验明显不足。4家医共体组建了专家技术团队,利用远程会诊平台开展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防控技术培训,培训专业人员人;同时,组织疾控和医疗方面业务骨干联合开展下乡帮扶,进行现场指导,迅速补齐短板。胡集乡卫生院院长张永红说:“有了医院的技术后盾,面对疫情我们吃了‘定心丸’。”
“疫情大考面前,紧密型医共体实现了指令畅通、资源融通、技术贯通,各种优势凸显,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推进医改的信心。”郸城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