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记者田慧莹
7月26日凌晨2时27分,随着最后一车石料投入河道,卫河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彭村段决口成功合龙。
70多个小时艰苦鏖战,一曲同舟共济、抢险救灾的壮歌,在中原大地奏响。
快速响应
日前,河南遭遇持续强降雨,多地雨量超历史极值。
7月17日至22日,河南省新乡市、鹤壁市的水库、河道水位暴涨,多条河流超过保证水位。
22日,海河水系重要支流卫河告急!鹤壁市浚县彭村卫河左堤新镇桥下游堤防漫溢。由于洪水水位高,加之连续降雨,堤防土壤水分饱和,抗冲刷能力变差,漫溢最终转化为决口。
22日晚,正在鹤壁市检查防汛工作的海河水利委员会防汛工作组组长、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副局长杨士坤听闻堤防出险,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时,洪水水位已经和堤顶齐平,多处通过修筑子埝挡水。
漳卫南局卫河河系组组长陈继东和漳卫南运河卫河河务局局长张如旭,此时也都抵达决口处。大家立刻检查情况,同现场指挥人员进行会商,分析洪水和决口处特点,研究确定抢险方案。
自卫河发生险情后,水利部、海委、漳卫南局迅速行动。7月21日至22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连续多次主持召开会商会,研判海河流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23日,李国英部长赴海河流域南系漳河、子牙河指导防汛抗洪工作。海委主任王文生、漳卫南局局长张永明也第一时间赶赴彭村检查指导。
多方力量迅速集结。22日,由杨士坤带队的海委防汛工作组率先抵达现场,协助做好中小水库、病险水库安全度汛及蓄滞洪区预警转移等工作;23日9时,由海委总工梁凤刚带队的水利部防汛工作组赶往现场,协助做好河道堤防抢险、蓄滞洪区分洪运用等工作;23日22时,海委另一支力量——应急水文监测队连夜赶往险情发生地;25日,海委和漳卫南局又分别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
7月25日16时,舟桥部队在鹤壁市浚县新镇镇彭村卫河决口附近河道进行抢险作业。记者田慧莹摄
“险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调度,派驻抢险技术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组织调运储备物资,强化水文应急监测力量,保障抢险工作有序开展。”张永明说。
群策群力之下,方案很快出炉,抢险有序开展。“广润坡、崔家桥、良相坡、共渠西、长虹渠、柳围坡、白寺坡等7个蓄滞洪区先后启用,以缓解卫河干流洪水压力。”梁凤刚介绍。
有效应对
离决口处多米,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这里是抢险救灾人员的临时安置点和办公点。外面机器昼夜施工,室内会商连轴开展。
7月25日晚,水利部、海委防汛工作组会同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专家,在鹤壁市浚县新镇镇彭村进行研讨。记者田慧莹摄
室内的角落中,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桌子上铺着一张卫河流域地图,水利部、海委防汛工作组会同海委、漳卫南局专家会商研讨抢堵方案。“请大家根据我们的经验,讨论一下目前的封堵方案是否可行,并提出建议、作出评判。”梁凤刚说。
“有没有可能通过水库调度来降低水位?”“菱形块封堵效果最好,有没有可能运来?”专家们集思广益。“目前现场指挥部确定的钢板桩、铅丝笼和柳石枕三种搭建下游裹头的方案,基本可行。”梁凤刚说完,大家一致同意。
21时49分,会商结束。水利部防汛工作组成员孙康说,这是这几天来会商结束时间最早的一次。7月25日之前,小饭馆内电源和手机信号不稳定,屋里十分闷热,大家拿纸板当扇子,工作到凌晨2点多才回去,好像在“孤岛”上度过每日每夜。
“卫河堤防险情抢护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和水文监测,确保工程尽快除险。”王文生在现场会商时强调。
24日6时40分,清晨的第一抹朝霞刚刚染红天空。连夜赶到现场、顾不上休息的海委应急水文队4位队员站在离决口最近处开始应急监测。
缺口长度、中泓流速、平均水深、流量……队长林超开始上传汇报实测的第一手水文数据。
8时40分,第二组水文数据测出。“经过和卫河彭村抗洪救灾指挥部协商,每3个小时监测一次。”梁凤刚对林超说。
12时50分、16时……一组组水文监测数据报送至卫河彭村抗洪救灾指挥部、河南省水利厅,为抢险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参考。
自险情发生以来,现场查看、随时会商、分析洪水和决口处工程特点、研究确定方案……专家们根据实测水文数据、多年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现场应急抢险工作提出多条优化建议,为成功封堵决口提供了技术支撑。
受暴雨影响,卫河多处存在险情隐患。陈继东早早就驻扎在滑县。
“有一处涵闸闸门漏水……”听到汇报,顾不上吃早饭,陈继东便匆匆赶往现场。驱车行驶了1个多小时。“涵闸已进行抢护,原因为挡墙漏水”“浚县有堤防汛情紧张”……放下电话,陈继东调头前往。
每天巡堤,直奔险情,这是陈继东的工作日常。此外,他还要负责发现险情后上传下达、组织地方会商、指导处置险情等工作。虽没到达决口现场指导抢险,但陈继东同样是两天两夜没怎么合眼,双眼布满了血丝。
挑起重担
7月26日,浚县新镇镇彭村决口合龙。6时40分,应急水文监测数据显示卫河左堤两侧水位差1.27米,坝体有少量渗流,安能集团救援人员继续填料施工。
此刻,梁凤刚、杨士坤的神经依然紧绷,迅速赶往白寺坡蓄滞洪区进洪口。“这里分洪缓慢,长虹渠蓄滞洪区退水流量大于白寺坡蓄滞洪区分洪流量,卫河干流的压力很大。同时彭村决口已封堵,但上游来水没有明显减缓,这样干流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下游还涉及两个县城。”杨士坤说。
海委、漳卫南局专家组、河南省水利厅专家组都赶来现场进行会商,一致建议尽快加大白寺坡蓄滞洪区口门的分洪流量。“你们驻守彭村决口处,继续跟踪决口封堵工作。”梁凤刚为刚从决口合龙现场返回的水文应急监测队,安排了新的工作任务。
“下游清障等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展开,让水尽快退下去,任务艰巨。现在Ⅰ级响应还未解除,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陈继东说。
接下来,漳卫南局将按照水利部和海委洪水防御的各项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险情处置和河系洪水防御工作,确保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下八上”,防汛仍是进行时。面临新一轮降雨和台风“烟花”,这条古老的运河卫河,还可能迎来严峻考验,期待着掀开新的治理篇章。
原标题:《记者一线
鏖战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