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遗语境下河南岳家拳传承概况 [复制链接]

1#


  (一)河南岳家拳传承历史较曲折
  岳家拳源于岳飞,这一事实无疑,但关于河南岳家拳的起源,却非岳飞本人,而由范式始祖所传。据范氏家谱载,始祖乃南宋朝岳飞麾下将领,世居汤阴。《养性山馆枪拳合集》中记载:“余家世居汤阴,与岳公同里,先曾王父早得其传,厥后移居新乡,以岳公之枪法拳法传为家学”。范式始祖乃范氏族谱记载最早习练与传播岳家拳之人,岳飞兴兵抗金,范祖作为麾下将领随同参与保家卫国、驱除鞑虏的战争,后岳飞薨,岳家军解体,范祖本人回到故里潜心习练和钻研岳家拳,将其所学拳械诸技视为家学传与后代。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年),范广带领其子天增、天坤迁移至新乡县三家庄处,即今日新乡市的三花园,随之把岳家拳传入新乡。河南岳家拳在历经朝代更迭、战火洗涤、自然洪灾等困境,以及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等门户之见后,于同治五年(年),由范式十八世孙范清元在新乡县城张贴比武告示,以武会友,加强对外交流,并打破不传外姓惯例,在社会公开收徒,从此促进了河南岳家拳由家族传承步入社会传播的关键一步,随后河南岳家拳代代相传,在新乡地区遍地开花,得到了广泛传播。


  (二)河南岳家拳传承内容较丰富
  经过历史洗涤的中国武术门派繁多,以其独特的传承内容屹立于武术之林,河南岳家拳亦然。河南岳家拳其特点是从实战出发,攻防相兼,在应用时讲究勇、灵、滑、稳,提倡三元六合、力从脚底起、拳打心内发,以周身发力、寸劲突发、手疾步快。岳家拳传承内容主要包括拳械套路、对练套路、功法套路以及一些治疗刀剑外伤中药配方、门规戒律等内容,其中拳械套路包括:连八锤、小字锤、大字锤、太平锤、字功锤、十八战枪、三十六奇枪、大刀、齐眉棍、刀、剑、流星锤、绳镖等。

对练套路包括套八锤、对手锤、白手夺枪、单刀逢枪、大刀逢枪对扎等;功法套路包括十八罗汉桩、七十二跳字桩、八段锦、开档顺气功等。岳家拳大小战法步法独特,进步快,转身稳,上起下伏、辗转前后、左右兼顾,在三元六合和散手技法配合下,抢发突袭,能攻善躲,无论前后进退、拧腰转胯都能做到随心所欲。而养气、养精功法,能使习练者心身气血协调,在实战中精力充沛,丹田之气贯通一体。


  (三)河南岳家拳传承方式较多元
  经过走访调研和资料研究发现,河南岳家拳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血缘传承,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是千百年来社会历史关系的产物。从南宋岳家拳起源一直到清末第十八代传承人,血缘传承一直是河南岳家拳唯一的传承方式,同宗同源,便于加强传承的凝聚力,巩固传承的稳定性。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这种传承方式在传播对象和传播范围上受到限制,造成了河南岳家拳传承的封闭性,使得岳家拳的精进和创新比较困难。

第二种传承方式是师徒传承,自清末十八代传承人开始招收外姓人开始,亦预示着师徒传承方式的开始。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综合考虑救国、强身等种种因素,通过擂台比武招收外姓徒弟,这种传承方式弥补了传承人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第三种传承方式是地缘传承,这种传承方式在范氏一族迁居新乡后开始,在地理位置上,以范氏故居为中心,在民间扩散,练习人群呈现一定的复杂性和非专业性,为河南岳家拳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项目得到了重视,馆校传承逐渐成为了河南岳家拳传承的主流,武馆更多的来自于河南新乡地区岳家拳传承人开办的武馆、基地,校由新乡、安阳汤阴县两所省级武术特色学校,两所汤阴县武校,以及省内两所高校,分别为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大学,这些共同促进了河南岳家拳馆校传承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了河南岳家拳在业界的影响力和声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