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思政引领生态文明携手永续发展大计新乡 [复制链接]

1#

思*引领生态文明

携手永续发展大计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思*课程和课程思*一体化建设之积极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生态文明教育(《地理篇》二)

前言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提出: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落实生态文明教育:一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二是在环保教育社团中渗透低碳节能观念、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三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低碳环保”活动,在植树节,学校领导和师生植树种草、绿化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生态环保小卫士。

生态环保进课堂

1.地理课堂渗透生态环保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们组织学生开展“举例子话低碳”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出行等方面说说如何做到“低碳”的?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识到:少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就是保护了森林;节约一度电,就是在节约地球上的煤炭等能源;少开一次车,就是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就会让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迟缓一些。我们达成共识:只要人人都将低碳生活付诸实践,让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的生活规范,让节能减排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2.环保教育社团进行生态环保教育活动课

在环保教育社团中,老师们利用PPT课件及相关视频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了解生态环保的内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生态环保标志的含义;通过垃圾分类视频,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会学生辨别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四种垃圾并倡导学生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师讲解低碳的概念、低碳生活方式涵盖的方面、学生观看国家层面的生态环境治理案例视频。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进行环保”、“从哪些方面进行环境的保护”、“垃圾分类的好处”、“碳排放过量的危害”、“如何实现低碳生活”。使学生领悟国家层面的生态环保策略及措施,理解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意义。增强了学生们建设美丽家乡、美丽中国的责任意识。

社团课后,学生积极参与和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作业。如:“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小作文、“分组绘制环保标志”、自制居家分类垃圾桶、调查和践行九种低碳生活方式。社团课上,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践活动作业进行讨论和优秀作品评选及展示。

左右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