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陈彦仿)7月30日12时20分,随着CZ次航班降落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7名新疆蓝天救援队成员完成此次河南救援任务,顺利凯旋。9天,援救人,灾情排查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装卸救灾物资1.9万余件,搬运生活物资50多吨。
河南连夜降雨,汛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危难突如其来,各方迅速驰援。新疆蓝天救援队、壹基金新疆壹家人组成了赴河南救援志愿者们,于7月22日,分别抵达河南,在荥阳市、卫辉市、新乡市等地开展救援。
在救援期间,新疆蓝天救援队负责搬运物资、开展消杀、转运人员等工作。37岁的新疆昌吉蓝天救援队队长徐颖负责新疆蓝天救援队此次救援的前方指挥。
她说,前期几天,队员们主要在荥阳市做物资的搬运和分发。直到第五天,工作地点转移到当时受灾最为严重的卫辉市。他们在位于卫辉市的新医院,负责病人、病人家属和医生等人员转运工作。同时,还在卫辉市的城乡结合部进行百姓搜救工作。
徐颖说,在卫辉市救援的几天,正赶上当地汛情最严重的时期,每天都在水里行走。水最深处达到4米,最浅的地方也有2米。每天,水位上升约60厘米。
徐颖说,每天他们要开着救生艇进行救人。在医院转运人员时难度最大,有些病患身体不能动,救援队员就得用担架抬上救生艇。水位基本都在膝盖到腰之间,担架抬的高度也要比平时更高。遇到水深的地方,抬担架时就得举过头顶。“我们队里有我和另外一名女队员,此时,性别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我们和男救援队员一样,不怕苦和累。”
城乡结合部的搜救是比较困难的,徐颖说,那里有很多平房,救生艇不能开到百姓家门口。老百姓在家呼喊求救,也不一定能听到。于是,队员们就挨家挨户找还没有转移的百姓,吹哨子、呐喊,直到将百姓全部转运完毕。
“这一次的救援过程中,我能深深感受到全国各地的爱都汇集到了河南,真切体会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种感动,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徐颖说。
据了解,在救援期间,新疆的百姓们给河南通报送去了爱心馕、爱心蔬菜、爱心瓜果,还有爱心款。
于建军是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吉木乃通天洞遗址考古队领队,他说,让他很感动的是,即便每天工作已经非常忙碌,正在现场考古队员们也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