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河南新乡故事武王伐纣时的帐篷,如何演变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http://pf.39.net/bdfyy/tslf/240412/w4oelgx.html

东张门村“两委”大门

据传,武王伐纣(详见:关于牧野之战你了解多少?)时,在新乡市凤泉区耿黄镇设帐屯兵,共设有东、西、南三个帐篷,古称此地为东帐篷、南帐篷、西帐篷。后因称谓不雅,改帐篷为张门。三国时(~年)有张门屯。明·洪武四年(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以村落方位更名东、西、南张门。今天,让我们走进东张门村,看看这个村庄的历史底蕴与发展变化。

戏台

新乡市凤泉区耿黄镇东张门在镇政府驻地向西方向3.2千米。东与大黄屯村接壤,南与东鲁堡村相邻,西与西张门村、南张门村接界,北与潞王坟乡西同古村相连。村域面积1.81平方千米。年,有户,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耕地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蔬菜、粮食作物和务工,人均年收入1.3万元。有新乡市第二十三中学。有小学1所,幼儿园1个。

东张

门小

东张门文化气息浓郁,村内保留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在东张门传承的小咚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咚鼓的曲谱由22套鼓乐集成,每套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套与套之间紧密衔接,浑然一体。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乐曲特色。

东张门兴善寺

此外,龙灯舞、背妆舞、佛僧吹奏乐、耍钹等民间艺术也很具特色,其中耍钹艺术被列入凤泉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3月,中央电视台专程采访拍摄了东张门耍钹艺术表演。东张门的门鼓艺术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明成化元年(年)碑刻

东张门兴善寺位于凤泉区中部,地处耿黄镇东张门村中西头。该寺位于东张门,且“兴善”取义弘扬佛教文化,引导人们乐施行善,故名东张门兴善寺。建于晋代,占地面积平方米。明成化元年(年)重建。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东西厢房山门各三间被毁。年,村民捐资帮工,重建兴善寺大殿。年竣工。有主殿一座、东西配殿各一间,建筑面积平方米。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配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等佛教大乘。年3月9日,新乡市凤泉区旅游文物管理局按新发现文物,录入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并有编号。

东张门村佛鼓音乐的历史文化是从清顺治年间,潞王坟坟上村有本童、本门、本光三兄弟曾经在僧人乐班参加与佛鼓音乐的演出活动,由东张门村冯氏祖先跟随他们学习、研究、传承至今,只传冯氏家族,不传外人,佛鼓音乐常常用于寺庙开光、庆典、民间丧葬仪式,有很强的群众基础。

东张门佛教佛事音乐

佛教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形式是传承于豫北地区的一种佛鼓吹奏乐。属于印度金刚经系列。乐手们演出时身穿佛衣,手执不同乐器(以管子、横笛、笙、云锣、镲等组成)。演奏时的领奏、齐奏、领唱和齐唱为主,表演古朴自然、神秘祥和、旋律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保持了原来的古朴特征。

东张门村活动广场影壁墙

东张门佛鼓音乐的存在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它的演出是对已故亲人的一种哀思,用佛鼓音乐来表达亲人的道别。东张门佛鼓音乐为典型的传统家传形式。在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音乐的流传,而且在家族传承中年轻人存在应付学艺现象,将来很有可能影响它的流传.目前,在东张门村冯氏家族传承已到第六代传人(冯培顺,男,76岁)并还不断参加演奏。

来源新乡地方志作者:李明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